close

 

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真實,緊接而來的,如同白天接著黑夜而來的,你再與無法錯待任何人。  (威廉莎士比亞)

 

愛你的鄰居就像愛你自己,很多情感依附的人的問題就在於這麼做了,更糟的情況是,我們當中很多人根本沒想過要像對待自己一樣地對待別人,我們不敢、別人也不會允許我們這麼做。

 

 很多情感依附的人飽受低自尊之苦,我們對自己的感覺不太好、我們不喜歡自己、我們不曾考慮要愛自己,我們之中有些人,說是低自尊還太輕描淡寫了,我們根本不喜歡自己,我們痛恨自己。

 

 我們不喜歡自己看起來的模樣,我們無法忍受自己的身體,我們認為自己很蠢、不夠好、沒天份、不值得被愛,我們認為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不恰當的,我們相信自己不重要,即使我們的感覺沒錯,我們也覺得反正那些都不重要,我們深信自己的需求是不重要的,我們認為自己不同於這世界上的其他人,我們不曾尊重自己,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不是透過玫瑰色鏡片,而是透過一層骯髒的褐灰色薄膜。

 

我們可能學會透過穿得漂亮、住在好房子、做正確的工作來誤導自己真實的感受,我們也許誇耀我們的成就,在那陷阱底下的卻是我們對自己的懲罰與虐待,有些時候,我們以說自己的不是來公開懲罰自己,有時我們甚至邀請別人一起來憎恨我們自己,就像是我們允許一些人或一些宗教習俗來增加我們的罪惡感,或者我們允許別人傷害我們,而我們最糟的自虐還在腦子裡秘密的進行著。

 

 我們無止盡地責備自己,在道德良心上扛起一大堆的【應該】,然後糾葛於一堆沒用處,又擺脫不掉的罪惡感,不要把這個跟真正有價值、能觸發改變、讓我們更接近自己內在的罪惡感混為一談,我們常常把自己放在一個根本不可能做好的情境,在那情境裡我們別無選擇地感覺自己很糟,我們有個想法、卻又責備自己不該那樣想,我們有個感覺、卻又告訴自己不該那樣感覺,我們做了個決定、跟著執行了、卻又苛責自己不該那樣做,在這些情況下,根本沒有做對、改善的空間,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事!我們慣性地懲罰自己來讓我們焦慮、沮喪、深感窒息,我們設陷阱給自己跳!

 

 我很擅長的自虐方式發生在有兩件事情要做的時候,我決定要先做一件事,當我開始做,我又跟自己說:『我應該做另一件事』,所以我撤弦易軸地開始做另一件事,然後我又開始跟自己說:『我實在不應該做這個,我應該先做之前做的那件事』,我還很擅長的另一個自虐方式是:我弄好頭髮、畫了妝、看著鏡子,然後跟自己說:『天啊!我看起來好奇怪,我怎麼看起來是這樣?』。

 

 有些人相信我們犯了很嚴重的錯誤,我們根本不該期待被原諒;有些人認為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很多人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錯的;少數人相信我們做什麼都不可能對,但是同時,我們又要求自己完美;我們把自己放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裡,然後質疑自己為什麼跳脫不出來。

 

我們以羞辱自己來結束一項工作,我們不喜歡自己做的事情,我們不喜歡我們自己的樣子,基本上,我們就是不夠好,基於某些理由,上帝創造出來的我們根本就不配好好生活。

 

 在依存關係裡,如同生命裡很多其他面向,每件事情都是息息相關的,一件引出另一件,我們的低自尊常常跟我們做了或沒做的有關,因而產生了很多問題。

 

 對情感依附的人來說,我們常常不喜歡自己,以致於我們認為不該考慮自己的權利,換句話說,就是不該自私,我們不該優先考慮自己,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只有在付出並照顧了別人後才有權利得到些什麼,所以我們不敢拒絕別人,像我們這麼不值得被愛的人,得付出很多才會被喜歡,沒人在正常情況下會喜歡和我們在一起,我們認為自己一定得做些什麼才能得到友誼,很多防衛心理並不是因為我們超越責難,而是因為我們如此低自尊,小小的攻擊就會殲滅我們的自信,我們覺得自己很糟,確認為自己必須是完美的,小心翼翼地避免別人指出我們做錯什麼,我們會去批評、指責別人的原因之一在於那就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

 

 我相信我們的低自尊、或自我憎恨跟我們在很多面向上的依存關係有關:吃苦、無法享受生活、完美主義、工作狂、不允許自己享受或感覺自己在做的事情很棒、拖延、堆累罪惡感、逃避親密關係、避免承諾、待在一個糟糕的關係裡、跟對我們不友善的人建立關係、不跟對我們好的人在一起。

 我們可以找到各種虐待自己的方法:暴飲暴食、忽略自己的需求、跟別人比較、跟人競爭、強迫性的行為、耽溺在痛苦記憶、或幻想未來的痛苦情景,我們想著:萬一她又開始喝酒怎麼辦?萬一龍捲風吹到我們的房子?一堆的【萬一】可真是高劑量的恐懼藥啊!我們自己嚇自己,然後開始懷疑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恐懼。

 

我們不喜歡自己,而且我們不允許自己得到好東西,因為我們不認為自己配得到那些好東西。

 

當一個情感依附的人,我們傾向跟自己處於完全敵對關係,有些人是在家庭裡學到自我憎恨,也許是從酗酒的父母那裡學來的,有些人透過離開酗酒的父母、跟另一個酗酒的人結婚來強化自我鄙視的心理;我們可能帶著很脆弱的自信進入另一段成人關係,然後發現自己的自信心很快又破裂了;少數人可能帶著很完整無缺的自我認同,直到你認識這樣的人時,你才忽然發現自己原來如此地在憎恨著自己,酗酒或其他強迫性的行為跟著一再破壞自我認同,記住,酗酒等是一種自我毀滅的行為,我們當中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很低,因為總是跟一些酗酒的或瘋狂的人比較著,藉此來滿足自己,但是那個低自尊的心理,卻又總在一不小心的時候就溜了出來。

 

事實上,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自虐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現在開始要停止這種行為,現在,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們很好!我們現在的樣子很棒啊!我們的想法沒問題,我們的感受是洽當的,我們此刻就是在我們該處的位置!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對,我們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不對,如過我們做錯了什麼,沒關係,我們已經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了!我們已經盡力了!

 在我們的感情依附、各種控制、拯救、和其他人格上的缺陷裡,我們一切都很好,沒問題,我們就是在這個當下我們該成為的一個人,我已經談過很多可以改變的問題、議題、事情──這些是我們的目標,這是我們可以改進生活的方式,我們現在是什麼樣子都很好,事實上;很多生活上情感依附的人是我認識的人中,最貼心、最仁慈、最好心和最著重大局的人,我們只是允許自己被一些詭計騙去做了傷害自己的行為,而我們將要學習停止這樣的行為,但這些詭計是我們的問題,這些詭計不是我們,如果我們有個特質很討人厭,那是我們憎恨、挑剔自己的方式,很簡單,不要再忍受這樣的事情!我們可以停止挑剔自己,自我挑剔也不是我們的錯,但停止這樣的自我挑剔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可以珍惜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我們可以滋養、愛護自己,我們可以接受美好的自己,包括我們犯下的錯、我們的小瑕疵、優點、缺點、感受、想法和其他的一切,我們過去能做得最好就是這樣了,這就是我們真實的樣貌、就是我們所當呈現的樣貌,而且,這不是錯誤,我們是自己最美好的發生,信任自己已經盡力了,這會讓生活簡單許多。

 

情感依附的人和世界上其他人的唯一差別在於:世界上其他人不會挑剔自己、責難自己,大家都有類似的想法和類似的感受,大家都犯錯、也都會做對一些事情,所以,放過自己吧!

 

我們不是次等公民,我們不是生來過次等人生的,我們不是天生要承受次級的關係的,我們是值得被愛的,而且我們也值得被看到,愛我們、喜歡我們的人不是太笨或太次等才喜歡我們,事實就是,我們有權利快樂,我們有權利得到美好的事物。

 

 這些看起來很美的人跟我們一樣,唯一的差別是他們告訴自己他們看起來很棒,而且他們允許自己耀眼:這些說著豐富、有智慧的話語的人和我們也一樣,他們只是單純地去成為他們自己;這些看起來最有自信、最放鬆的人和我們也沒什麼不同,他們讓自己去走過那些可怕的經歷,並且告訴他們自己說『我可以做到』;這些最成功的人和我們一樣,他們走在前頭,慢慢地培養出自己的才幹,並且為自己設定了目標;我們甚至和電視上的英雄、偶像一樣,我們都是人類、帶著類似的人性,帶來差別的,是我們對自己的感覺,是我們不斷告訴自己的話造成這些差異。

 

 我們很好、我們夠好,我們是適合生存於這個世界的,我們的許多焦慮和恐懼,我相信是因為我們不斷的告訴自己說:『我還沒準備好要面對真實的世界和各種可能的情況』,Nathaniel Branden 稱這種心理為【難以形容的不適合生存於真實世界的感覺】,我在這裡想說的就是:我們是適合生存於真實世界的!放鬆一點,不管我們應該往哪去、做些什麼,我們都是適合去做這些的,我們會做得很好,放鬆下來,我們可以就是當自己,不然我們要當什麼人呢?只要有時好好去做、我們甚至無法時時盡力,都沒關係,我們在生命中某些時候,可能有些感覺、想法、恐懼、脆弱不安,但我們會走過去的,我們需要的就是停止告訴自己說『我跟那些過得好的人不一樣』。

 

 我們要對自己好一點,我們要同情而友善地對待自己,如果我們憎恨或不喜歡自己,如何能夠期待會把自己照顧好呢?

 

 我們必須避免形成和自己敵對的自我關係,停止責備自己、停止變成受害者、負起停止受害的責任,鬆動罪惡感,羞恥感和罪惡感長期來說對人生並沒有益處,他們指在短時間的片刻指出我們違反了自己的道德感時有用處,以罪惡感與羞恥感來度過整個人生並沒有什麼幫助,停止【應該】,對我們自我懲罰、自我虐待的行為保持覺知,真正付出一些心來給自己正面訊息,如果我們應該做什麼事,就去做!如果我們在自虐,就停止!這樣事情就簡單多了,我們可以嘲笑一下自己,跟我們自己說:『這次我可不再受騙了』,給自己一個擁抱,然後依據我們的選擇繼續往前走,如果我們有著很真實的罪惡感,好好地去處理它,上帝會原諒我們的,祂知道我們盡力了,即使我們真的弄砸了,我們不需要透過感覺很罪惡來懲罰自己、然後去證明跟上帝或別人證明說我們真的很在意,我們需要原諒自己!跟有智慧的人談一談,跟上帝告解一下,做些改進,然後放下。

 

 我們需要停止自責,自責就像罪惡感一樣,沒有太大的益處,如果有人直接或間接地跟我們說我們應該自責,我們不需要相信!長時間地憎恨或責備自己是沒有意義的,想想看有沒有哪件事情因為一直覺得有罪惡感或一直自責而有所改善,想想看什麼時候因為自責而解決問題,罪惡感和自責是怎麼幫助事情變好的?大多數的時候,罪惡感和自責讓我們持續地焦慮不安,使我們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罪惡感讓每件事情都變得困難些了。

 

 我們得真正看重自己、做些選擇和決定來增強我們對自己的尊重。

 

【每次你學著表現得好像你很有價值、好像你並不絕望,下一次要再這麼做就會更容易些】──Toby Rice Drew慎重其事一書中建議道。

 

 我們可以溫和、友善、傾聽地、慎重其事而仁慈地對待自己、對待我們的感覺、想法、需要、渴望、和構成我們的一切,我們可以接受自己──全部的自己,從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開始,然後慢慢擴展,發展我們的資質與天賦,信任自己,表達自己,我們可以被信任,尊重自己,對自己真實,尊重自己,這就是魔法所在,就是打開整個世界的鑰匙。

 

 下面這段文字節錄自尊重自己一書,這是由Nathaniel Branden寫的關於自我尊重的一本好書,仔細閱讀他所寫的。

 

在我們生命中所經驗過的批判,最嚴重的莫過於我們對自己的批判,因為那批判直接碰觸我們存在的核心。

 

‧‧‧‧我們的思想、動機、感受、或行為無一不深受我們的自我評價所影響。

 

尊重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堅定地表達你的意識:選擇你要如何思考、保持覺知、把對有意識覺知的探照燈往外照往這個世界、往內照亮自己的存在,拒絕付出這樣的努力就是在一個很根本的層面上拒絕了自己。

 

 尊重自己,就是一份願意獨立思考的意願,用我們自己的想法來過生活,有勇氣擁有自己的觀點和判斷。

 

 尊重自己是不只願意知道我們在想什麼,也願意知道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渴望、需求、承受的苦、或者在恐懼或生氣些什麼,並且接受我們經驗這些感覺的權利,這種態度的相反就是拒絕、排斥、壓抑,也就是自我否定。

 

尊重自己就是保持一種自我接納的態度,接受我們的樣子,不去壓抑自己或懲罰自己,無須對自己或別人虛偽做作地隱藏我們真實的模樣。

 

尊重自己就是真實地生活,說話、行動都發自我們最內在的信念和感受。

 

尊重自己就是拒絕接受不屬於我們的罪惡感,並且盡力去放掉那些我們可能已經接受的罪惡感。

 

 尊重自己就是承諾自己有權利存在!我們的生命不屬於其他人的,我們不需要依照別人的期待過生活,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項很可怕的責任。

 

 尊重自己就是跟自己的生活談戀愛,和我們成長的可能性、和我們享受歡樂時光的可能性談戀愛,和探索我們的獨特性與潛力的過程談戀愛。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尊重自己就是練習【自私】,以最重要、最珍視的態度去練習,而這,我得說,真的需要很多獨立、勇氣和自我的統整。

 

 我們需要愛自己並且對自己許下承諾,我們需要忠於自己就像許多情感依附的人願意給別人的一樣,高度自重的結果,是真正的慈悲、而不是所謂的自私。

 

 而我們能給予和接受的愛,也會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愛而增加。

 

 《練習》

1.    你對自己的感覺是什麼?寫下來,包括你喜歡和不喜歡自己哪些部分,重新閱讀一下你所寫的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的光行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